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又来聊聊代码优化。
隐藏行为细节
在平时的开发过程中,你肯定会碰到这样的业务,比如判断车速是否正常。一般编码如下:
float speed = 60f;
if (speed > 0f && speed <120f) {
Console.log("你的车速正常!!!");
}
其实按照面向对象封装的思想,功能应该是模块化的。我们不应该暴露车速判断的具体细节,优化后的编码可以这样写:
if (isNormalSpeed(speed)) {
Console.log("你的车速正常!!!");
}
private static boolean isNormalSpeed(float speed) {
return speed > 0f && speed < 120f;
}
我们将车速的具体判断隐藏,开发人员只需调用这个方法,无需在自己的代码中编写行为的细节。这样的封装更能复用。
同样,如果判断身份证是否合法,我们一般可能直接这样写:
String idCardNum = "xxxxxxxxxxxx";
if (idCardNum.length() == 18) {
Console.log("合法的身份证号!!!");
}
当然,我建议这么写:
if (isIdCard(idCardNum)) {
Console.log("合法的身份证号!!!");
}
private static boolean isIdCard(String idCardNumber) {
return idCardNumber.length() == 18;
}
不要认为这么写多此一举,如果当业务逻辑越来复杂,业务的细节就会会散落在大量的方法中,原本代码的意图会渐渐不明确。会对代码的阅读加大难度。
这里我主要的思想就是:
“
编写小而美的函数,将行为细节隐藏,进行模块化调用。
”
赋予对象更丰富的行为
我们有一个Member实体类,实体类细节如下:
public class Memb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{
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= 1L;
private String id;
private String name;
...
}
我们给name赋值,现在的业务逻辑是,判断这个Member对象是不是我的女朋友,常规编码如下:
Member member = new Member();
member.setName("Zhouzhou");
String userName = "Zhouzhou";
if (StringUtils.isNotBlank(member.getName()) && member.getName().equals(userName)) {
Console.log("我的女朋友是:{}",userName);
}
上面的业务逻辑就是,如果Member中的name为"Zhouzhou",是我的女朋友的判断成立。
上面的代码功能上确实是没什么问题,但是看到这么多.头都晕了。这里违反了编码中的迪米特法则,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尽可能少的理解。我们优化代码如下:
public class Memb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{
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= 1L;
private String id;
private String name;
...
public boolean isMyGirlFriend (String userName) {
return StringUtils.isNotBlank(this.getName()) && this.getName().equals(userName);
}
}
这里我们增加Member的一个行为isMyGirlFriend(),用于判断实体对象中是不是我的女朋友。调用如下:
if (member.isMyGirlFriend(userName)) {
Console.log("我的女朋友是:{}",userName);
}
实际上面属于充血模型,实体除了Getter/Setter方法,我们还增加了描述实体行为和动作的方法。
关于充血模型,我们再来举个例子。如果我们要专门写一个订单发货的方法,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这么写的:
/**
* 修改订单至发货
* @return
*/
public void updateOrderDelivery(String orderId,String memberId) {
Order order = new Order();
order.setId(orderId);
order.setMemberId(memberId);
order.setStatus(OrderStatusEnum.DELIVERY.name());
//修改方法
}
如果我们采用充血模型:
public class Order {
/**
* 订单id
*/
private String id;
/**
* 下单用户id
*/
private String memberId;
/**
* 订单状态
*/
private String status;
/**
* 行为:构建一个发货状态的行为
* @return
*/
public void buildDeliveryStatus() {
this.status = OrderStatusEnum.DELIVERY.name();
}
}
在实体类中我们增加一个实体的发货行为方法buildDeliveryStatus(),调用如下:
/**
* 修改订单至发货
* @return
*/
public void updateOrderDelivery(String orderId,String memberId) {
Order order = new Order();
order.setId(orderId);
order.setMemberId(memberId);
//这里直接调用订单实体的行为方法
order.buildDeliveryStatus();
//修改方法
}
我认为充血模型也是面向对象思想的很好实践,开发人员不需要知道行为具体细节。我们将行为封装,从而实现行为的复用。
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,个人觉得编码细节对于程序员来说还是很重要的。有机会我还会写一篇编码优化的文章。
注意:本文归作者所有,未经作者允许,不得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