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一篇发布在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上的一篇文章,作者是鲍里斯·格罗伊斯伯格(Boris Groysberg)是哈佛商学院的副教授,也是一位职场专家。人家呢经过大数据研究和分析众多职场跳槽案例,最终发现无论是从事高管还是普通员工岗位,在面临跳槽的时候都存在一些误区。并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,这里整理了一下给大家分享分享。
第一类误区,没做好准备就入职
从猎头顾问给出的数据分析来看,求职者经常忽视4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。
应该尽可能多地去了解相关行业或职位的招聘市场状况
要注意潜在雇主的财务稳定性和市场地位。至少要确保这家组织在6个月后还会稳定存在。
不要忽视文化契合的问题。猎头本应关注这点,但常常做不到。如果气场不合,难受的是新入职的人。
求职者以为正式头衔和职位描述会准确反映工作内容。但很多时候,实际的工作内容会差别巨大。求职者应该要求雇主明确描述绩效评估方式之类的工作内容。
缺少这些信息,要想成功就基本靠运气。
第二类误区,钱(为钱而离开)
人们很容易受到高薪诱惑(当然也包括我,哈哈)。如今的职场,很多人把跳槽当成加薪的一种手段,并且乐此不彼!时不时的就听某某说,我跳一跳次槽,工资就翻倍,或者加了30%、40%。让很多人听了蠢蠢欲动,按耐不住也想跳槽。但有时,过分关注金钱而没有看到金钱背后带来的更多问题。
“升职和加薪的吸引力会盖过了解核心信息的重要性。”
第三类误区,为离开而离开
有道是“世界很大,我想去看看”。再或者对当下处境太过不满,急于摆脱。没用去理性计划,而是到处奔忙,毫无必要地急着跳槽,不愿等待合适的机会。潜意识的以为别的地方一定更好,这样不仅忽视了做功课,更无法理性分析目前工作中的潜在机会。
第四类误区,高估自己
春节过后经常看到一些消息报道,特别是互联网行业跳槽后经常3-5个月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,求职者中也不缺乏大厂离职的员工。
求职者通常高估自己的技能和发展前景,有时也对缺点认识不足。他们往往看不出目前工作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。“求职者往往认为所在公司有问题,而看不到他们自己可能也是问题的一部分。”
猎头顾问们也指出,“人们经常忽视组织在他们的成功中发挥的作用,对自己的评价总是超出实际贡献”。
第五类误区,短期思维
短期思维可能与上面四类错误都有关联。比如,如果高估自己,人们可能觉得应该现在得到奖励,而不是3年、5年后。为钱跳槽或为离开而离开,都可能因为过多受到当下的信息和考量的影响。比如,很多管理者会想,“我现在能挣多少钱?” “我怎样才能摆脱这个差劲的工作环境?”这种短期思维,可能会影响一些机会的到来,成为职业发展的障碍。
忠实建议
1、在一个行业没3到5年的积累,在一个公司没有1年以上的积累,不要跳槽。—— 打铁还需自身硬
2、不要因为不开心,一时冲动就辞职。——冲动是魔鬼
3、没资本,没资源,没有能力情况下冲动跑去创业。——阳台不是很挤哦
最后送上网友的一句话“换个泳池也解决不了不会游泳的问题!”。
---------------END----------------
后续的内容同样精彩
长按关注“IT实战联盟”哦
注意:本文归作者所有,未经作者允许,不得转载